2019-08-09 16:50:02更新
财务、人力资源管理和营销是企业的3大“腰部力量”,相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和营销来说,财务似乎显得更加复杂和专业,不少管理者索性全权交给财务部门,自己则一概不理。然而,这种态度和做法对企业极为不利!
一如“马云天不怕地不怕,就怕CFO当CEO”,尽管如此,马云还是任命了有着几十年财务管理经验的人出任CEO,可见财务能力对于企业管理的重要性。
管理者为什么要掌握财务?答案是:导入财务思维进行管理,才是最直接、最有效、最全面的管理!本文将为大家分享财务管理和预算管理的重点。
(一)财务关注的重点是现金流(流入、流出、净流量)
(二)会计关注的重点:利润、成本
(一)企业可以做不大,但不可以作死
(二)企业可以不赚钱,但不可以亏钱
(三)企业要采用先算、后干、再算的方式
先算后干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、再算可以输出对外报表和生成考核,更好地做好下一步的财务规划。
(一)赚钱
1. 要考虑资本成本,追求经济增加值(缩写为EVA)
EVA是公司业绩度量指标,它考虑到了带来企业利润的所有资金成本,可以帮助管理者明确了解公司的运营情况。
● 激励性功能,维护所有者和股东的合法权益;
● 全面成本管理功能、减少会计利润;
● 系统性功能,可替代至今广为流传的杜邦财务分析系统,辅助决策。
2. 盈利水平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
盈利水平的代表:净资产收益于ROE = 净利润 / 净资产
3. 要有现金流
4. 找到连续盈利且持续稳健增长的规律,企业才能持续长久赚钱
(1)靠规律 = 长久
(2)靠运气 = 短暂
(二)风险(发生损失的可能性)
1. 关注几个重要风险
(1)战略风险(方向)
(2)法律风险(财税)
(3)经营风险(固定成本)
(4)偿债风险(利息支出—利率)
(5)其它风险
2. 规避风险的基本方法
(1)承受(考虑:心理、实力、年龄等)
(2)回避
(3)转移
(4)降低(例如:分散、岗前培训、各种规章制度、流程、规则等)
(三)财务管理的目标
1. 短期目标
利润最大化,确保现金流的平衡。
2.长期目标
企业价值最大化,三要素:做强、做大、做久。
(一)资产负债表:钱从哪里来、到哪里去
(二)利润表:反映的是经营成果
(三)现金流量表:经营、投资、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
1. 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——“造血功能”
2. 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——“献血功能”
3. 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——“输血功能”
投融资、法定会计、管理会计、纳税筹划
(一)财务预算
(1)预算是企业内部管理,实行计划经济的需要
(2)企业利用现有资源(人/财/物/信息/时间等)进行最佳的资源配置
资源配置的最佳目标:最少的投入,最大的产出。例如:
● ROE = 净利润 / 净资产
● 总资产周转率 = 营业收入 / 总资产
(3)预算是对企业经营管理者责任、权力、利益的科学分配
(二)预算目标
(1)预算目标来源:企业目标
(2)预算目标要考虑的核心:资源 + 能力
(3)实行三级目标制
① 底线目标:完不成要受处罚
难度:经过努力,100%的人完成(只罚不奖)。
② 进取目标:完成重奖
难度:经过努力,80%的人能完成(通过此举措可以激励人才)。
③ 挑战目标:完成可以升职 + 重奖
难度:经过努力,20%人能完成(通过此举措可以选拔人才)。
(4)预算目标基本内容
① 业务预算
主要包括:销售、生产、采购、成本费用、利润预算等
② 资本预算
主要是指长期资产的投入预算
③ 现金预算(处于领导地位)
(5)预算目标基本规律(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,预算目标不同)
(三)预算编制与执行
下达目标 → 编制上报 → 审查平衡 → 审议批准 → 公布执行
(四)预算调整
1. 何时做出预算调整?
① 市场需求发生变化,应该相应调整预算目标。
② 企业内部资源发生变化,应该相应调整生产经营预算,并适当调整预算且标责任。
③ 增补临时预算。
④ 外部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,应该调整预算,同时相应调整目标责任。
2. 预算调整的程序
① 预算调整的申请
② 预算调整的审议
③ 预算调整的批准
(五)预算考核
1. 预算考评的基本原则:
2. 预算考评通常按照下列基本步骤进行:
① 收集资料。
② 比较实际与目标,确定差异(重点关注三级目标制)。
③ 分析差异原因,结合奖惩制度规定,兑现奖惩。
(一)通过财务报表了解公司的实际运营情况;
(二)理解各业务单位的经营活动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;
(三)与财务人员沟通,有效领导财务人员;
(四)建立成本及风险控制意识,强化现金流意识,提高资金运作效率;
(五)学会规避企业的财务风验,使用预算等管理工具加强内部管理;
(六)运用财务思维解读企业运作,并寻求提升经营绩效的方法,帮助企业更好地做强做大。